社区 指村委会或居委会。(二)健康单位:适用于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运动,营造健康支持环境的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。(三)健康学校:注重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运动营造健康支持环境的各类中小学。(四)健康食堂:适用于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运动,营造健康支持环境的各类单位的食堂。(五)健康餐厅/酒店:适宜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健康支持环境建设的餐厅/酒店。(六)健康步道:适用于社区或公共场所设置的具有一定长度、含有健康元素的步行道,让居民通过健身活动获得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。(七)健康小屋(健康加油站):适用于提供自助健康检测服务,普及健康知识,促进慢性病早期发现,引导公众培养健康自我管理意识。 (8)健康街道:适用于含有健康元素,让居民获得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街道,如健康美食街、健康知识街。 (9)健康主题公园:适用于含有健康元素,让居民锻炼身体,获得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公园。 三、建设内容 (一)健康社区组织管理 (一)建设健康社区的街道办事处要成立领导小组,统筹领导健康社区建设工作。 (二)开展健康支持环境建设的社区要成立工作小组,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。 (一)环境要整洁。
(二)有固定的宣传栏、展示窗等健康教育窗口。(三)有健康教育活动室。(四)有专门的推广体育活动的场地,有三类以上的活动设施。(五)有自由称重、血压的场所和设施。开展的活动(1)每年开展上述种类居民广泛参与的健康生活方式活动,如知识竞赛、健康饮食设计竞赛、健身比赛、健康家庭评选等。(2)每年向每个家庭发放1种或多种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材料或工具。举办5次以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讲座,每次讲座参加人数不少于50(4)人。利用固定的宣传栏或展示窗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知识。全国健康生活方式日的宣传内容每年至少更换6(5)次,并在全国高血压日、联合国糖尿病日等主题宣传日组织宣传活动。 每年向社会提供至少三种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及图片,包括身高/体重秤、腰围尺、壁挂式BMI尺、展示控油限盐的食物金字塔等辅助工具。(七)社区内有活动。(八)社区有至少5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,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指导活动。制度保障(一)成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单位建设领导小组,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。(二)有推行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制度,如职场运动制度、健身制度、无烟单位制度等。(三)有推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激励机制,如健康员工评选活动、表彰奖励等。
(四)每两年至少对员工进行一次健康检查,了解员工基本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,根据体检结果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。 (一)室内外环境整洁。 (二)本单位为无烟单位。 (三)有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和设施,或有资金支持员工定期到公共场所开展健身活动。 (四)设置固定的宣传栏、海报、橱窗等张贴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材料,每年至少更换四次。 (五)为单位员工免费提供测量血压、体重的场地和设施。 (六)在适当场所(如电梯口、楼梯转角处)设置健康提示,宣传健康生活方式。 活动 (1)组织开展爬山、广播体操比赛、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集体健身活动,每年至少一次 (2)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健康饮食知识竞赛。 (三)建立两支及以上乒乓球队、羽毛球队等健身或运动队,每月至少组织活动一次。 (四)积极邀请公共卫生、临床、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单位健康活动,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员工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讲座,每次参与率达到30%以上。 (五)向单位员工发放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材料及辅助工具(控油壶、限盐瓶、BMI尺、腰围尺、计步器等)。 (三)健康学校 1.组织管理 (一)建立完善组织架构。学校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由校领导、校医、骨干教师等成员组成,校领导担任组长,领导小组分工明确。
(二)制定相关工作制度,包括无烟学校制度、学生健康管理制度、安全制度、体育活动制度等。 (三)制定健康学校建设工作计划、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。 (四)把健康学校建设纳入学校目标责任制,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健康促进会议。 (五)学校至少有一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校卫生管理。 环境建设 (一)校园环境优美、整洁、无烟。 (二)学校内各项学习、体育、生活设施符合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》的要求。 (三)校园内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有明显的警示标志。 (四)校园内无零食销售点。 活动 (一)班级、单位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率达100%,每学期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时长不少于2课时。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、常见病、传染病、慢性病的防治等。 (2)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应当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不少于1小时的要求。(3)有食堂的学校,食堂应当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并配备专职/兼职营养师,为学生提供营养餐。没有食堂的学校必须向有营养餐资质的单位为学生订购营养餐。(4)每个年级至少配备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老师,由老师或学生担任,每月开展至少一个月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指导活动。(6)学校举办全国学生营养日、全国健康生活方式日活动,在全民健身日、全国爱牙日、世界无烟日、全国高血压日等宣传日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。每年至少有3(7)名学生每学期参加至少2次健康技能学习活动。
(八)学校应通过家长会、家长信、短信平台等形式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活动,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交通安全部门等部门每年至少2(9)次参与学校健康活动。 至少具备2个基本条件 (1)餐厅、酒店须取得《餐饮服务许可证》,食品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等级须达到乙级以上,切实执行《餐饮服务管理办法》的管理规定。 (2)所有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(包括厨师、服务员)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。 (3)近两年未受过工商局、卫生监督部门的处罚。 人员要求 (1)餐厅/酒店配备1-2名专职或兼职营养配餐人员,负责营养配餐和管理,科学指导餐厅采购、配料、加工,帮助顾客选择合适的餐食。 (二)管理人员、厨师、服务人员每半年须接受2小时以上合理饮食知识培训。新进员工须先接受合理饮食知识培训,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 (三)厨师应掌握低盐低油菜肴的制作技巧,能制作低盐低油菜肴。 (四)餐厅、酒店应当至少配备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,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熟练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,并能胜任解答顾客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疑问。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应当至少每月一次对餐厅、酒店服务人员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指导活动。 餐厅、酒店环境 (一)环境整洁,无蚊蝇,室内外无污染物。
(2)餐厅/酒店为无烟餐厅/酒店。 (三)利用海报、黑板、电子屏幕、桌布、餐具包装、点菜卡等宣传形式,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识。 (4)餐厅/酒店有免费提供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。 点菜服务 (1)菜单应标注能量,有条件的餐厅可以标注各类营养素。 (2)餐厅/酒店服务人员可主动介绍菜品的营养特点,引导消费者控制总量,多吃蔬菜,适量饮酒,少吃高脂肪食物。 (三)餐厅供应中包括新鲜水果、牛奶、饮用水,菜单中包括低盐、低油菜肴。 (4)餐厅/酒店可根据顾客需求改变菜品的含盐量和油量,此项服务须在餐厅或菜单上注明,服务人员须在点菜时向顾客说明。 (五)餐厅/酒店积极销售小份或半份菜品、经济实惠的餐食套餐等,免费提供剩菜打包服务。 (五)健康食堂基本条件 (一)参与健康配套环境建设的食堂须取得《餐饮服务许可证》,实现乙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,切实落实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的管理规定。 (二)所有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(厨师、服务员)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。 (三)近两年未受过工商局、卫生监督部门处罚。 人员要求 (一)食堂配备1-2名专职或兼职营养与餐饮人员,负责营养与餐饮管理,科学指导食堂采购、配料、加工等工作。 (二)管理人员和员工每半年至少接受一次正确饮食知识培训。 新入职员工需先接受饮食知识培训,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(3)厨师应掌握低盐低油菜制作技能,至少能制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