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,曾经被家长嗤之以鼻的电子竞技,如今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。
9月23日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四川省电子竞技协会获悉,《四川省电子竞技“三员”管理办法》《电子竞技项目认定标准》已正式发布。
所谓“三员”,是指电子竞技运动员、裁判员、教练员。
其中,电子竞技运动员认证等级分为三个等级:
三级运动员认证标准:年满16周岁,常年参加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以上正式比赛30场,经四川省电子竞技协会批准,可申请成为三级运动员。
二级运动员等级认证标准:年满16周岁,在国家级或省级比赛中获得过第一至第四名的运动员,经四川省电子竞技协会批准,可申请成为二级运动员(团队项目申请,不超过团队人员的50%)。
一级运动员认证标准:年满16周岁,获得过全国性比赛前两名的运动员,经四川省电子竞技协会批准,可申请成为一级运动员(团队项目申请,不超过团队人员的50%)。
也就是说,职业电竞选手的身份将不再与主流体育赛事的选手有区别。
这无疑减轻了那些已经从事或者有意从事该职业的人的后顾之忧。
游泳、跳高、击剑、举重……
对于这些众所周知的运动项目来说,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称为职业运动员。
电子竞技也是如此!
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。
电子竞技行业前景光明。
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《2018体育产业报告》,电子竞技行业已经远远超越足球,是几乎所有行业领袖认为唯一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。
但人力资源相当稀缺。
据今年6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《新职业——电子竞技选手就业状况分析报告》显示,我国专业电子竞技人才紧缺,整个人才市场基本空白,预测未来5年对电子竞技选手的需求量将近200万。
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,电子竞技为何无法吸引大批年轻人加入?
这与民众对整个行业的偏见有很大关系。
早在2003年,电子竞技就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认可的第99个正式体育运动。
但多年来,由于公众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厌恶,公众对电子竞技始终抱有很深的偏见。
尤其是对于职业电竞选手来说,他们的日常工作在外人看来仅仅就是玩游戏而已,就是典型的“不务正业”的例子。
因此很多家长不愿意甚至强烈反对自己的孩子进入电竞行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