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了校庆日,多少代人在清华来来往往,也带着清华的印记走遍世界。 二十年前的夏天,一位年轻人从这里毕业。 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将清华人的才华和气质展现到了极致。 二十年后,他的天真无忧的心情依然如故。 他就是李健。
“音乐诗人”、“清华优等生”、“冷笑话达人”、“健身肌肉男”、“浪漫情人”,李建设身上有很多标签。 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,2001年以组合“水木年华”出道,2010年歌曲《传奇》让他被大众所熟知。 2015年,《我是歌手》让他红遍了大家的巷子。
清华毕业二十年后,李健似乎依然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,演绎着为爱而来、为爱而生的多彩人生。
李健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弹吉他的照片,并写道
“歌手触动琴弦上的真实”
分寸感:“V+U”与“李健式”幽默
日前,李健在微博上上传了三段《壶铃健身》教学视频。 附文写道:“练习是个人的,我与大家分享我的鼓励。大家加油(V+U)。” 社交媒体上有各种各样的健身视频。 大家都知道李健喜欢健身,但用“V+U”来表达“大家加油”却是前所未有的。 这是“李健式”的幽默,还有点可爱。 有一些惊喜,但最重要的是分寸感。
有人说,李健之所以能够在《我是歌手》中赢得观众的喜爱和人气,就是因为这样的分寸感。
在录制节目时,李健会直接表达对其他歌手的欣赏,不会太过亲密,也不会客套话。 他对球员的评价很专业,但并不傲慢。 这种适当的距离感,让人很舒服。
李健在《我是歌手》第三季深情演唱
他说话时总是喜欢用一些幽默。 在参加《我是歌手》时,李健使用的诺基亚蓝屏按键手机被意外曝光。 只有微博,没有微信。 在没有微信几乎无法生活的今天,李健的手机着实令人惊讶。 他说:“人们更有‘威望’,所以不使用‘微信’。” 后来,一位歌手想和他交换电话号码。 ,他开玩笑说:“别拿我的手机拍照,这是非常不尊重的。”
有人说李健念旧,舍不得换手机; 还有人说李健懒得换手机。 他幽默地说,是因为他曾经担任过诺基亚的代言人。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李健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上都是有分寸的。
他说:“我想保护我的时间,因为它给你带来的好处最终小于它浪费的时间。” 对于李健来说,创作需要专注,不能被碎片化的社交媒体冲淡; 而且,与社交媒体相比,李健的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更值得花时间。
节奏:“生活中我喜欢隐藏”
李健的生活很有节奏。 无论是走红后迅速增加的数百万粉丝,还是昂贵的商业项目,都没有影响他的人生轨迹。 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做音乐、读书、旅行和锻炼。
录制《我是歌手》后,李健并没有“趁热打铁”,而是给自己放了个长假。 并不是我想逃避什么,只是因为“这是很久以前就计划好的”。
只要拿起行李就出发了,一切的热闹和繁华都与他无关了。 他知道这些都不是真的。 他说:“现在呈现的只是暂时的,就像一场梦。现实中,人们还是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。”
李健在微博上发布的旅行照片
李健在微博晒出的健身照片
依然活在自己原来节奏中的李健,在被视为“国民男神”的时候并没有接受太多采访,但他却在《人民日报》上发表了三篇谈论“读书”的文章。 他鼓励大家广泛阅读,读一些难读的书,因为“读书是一个人自己承担的过程”。
录制《我是歌手》时,李健曾将莱昂纳德·科恩的《欲望之书》搬上舞台。 伦纳德·科恩是他最喜欢的音乐家。
对于读书健身,李健还有一个“人体平衡论”:“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需要锻炼,从事运动的人也需要读书,这样人体才能平衡。”
李健对健身的热爱源于清华大学。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清华有体育锻炼的传统,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,它会带来心灵的变化,这是身心的巨大变化。这到底是什么?”改变吗?只有锻炼的人才能充分体会到。
今年是李健从清华大学毕业20周年。 即使离开学校这么久,李对体育的热爱仍然是清华的印记,在李的身上永远无法抹去。
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外界的诱惑很难打扰他。 他不喜欢“日程满满”的生活,也有勇气退出。
生活感悟:“生活才是真正的艺术家”
事实上,李健对清华大学的记忆不仅仅局限于“体育”。
1996年,李健在清华大学北门的一处民房里避暑。 在那里,他结识了几位流浪诗人和画家。 他们的言谈举止和艺术作品逐渐让李健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感觉,他有了创作的冲动。 后来《风吹麦浪》是李健对那段时光的回忆。
《风吹麦浪》重新编曲收录于
古典跨界精选专辑《李健拾光》
李健的歌声空灵,似乎有一种不真实的透明感。 但他说:“真正的智慧来自生活,生活才是真正的艺术家。”
他有一首歌叫《温暖》。 他创作这首歌是因为那时他住在四合院里,每年冬天寒风刺骨,他就想写一首能抵御寒冷的歌。 。 寒冷的时候最需要温暖,所以这首歌就诞生了。
有人问他在清华大学学习对他的音乐创作有何影响。 他说:“如果我没有来到这所学校,我可能就不会成为一名歌手。正是这样一所理工科学校,当它的人文气息出现时,就会特别有吸引力。”
学生时期,李健加入合唱团,学习古典音乐,组建乐队,将音乐融入生活。 即便是现在,李健仍然喜欢随时随地拿着吉他弹唱,边读边思考歌词的表达。 对他来说,生活离不开音乐,音乐源于生活。
正因为有这种生命感,他的歌声空灵而不空灵,能够带我们进入对生活的思考。
成熟:“我还停留在青春期。”
三年前,李健回到清华大学,发表题为《看青春——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》的演讲。 他在文中引用了美国作家凯鲁亚克的一句话:“愿我们永远年轻,它永远让我热泪盈眶。”
他说自己“依然执着于年轻”,因为他觉得年轻并不意味着年轻,而是处于良好的状态。
2010年李健回清华大学演讲
李健的成熟感中总是带着一丝青春,一种对美的向往,一种对爱的表达。 同时,他的成熟感也体现在他的真实性上。
李健反对别人对他“标新立异”的评价。 他说:“人应该做人的事,过人的生活,包括你表现出的弱点和不好的一面。我享受普通人所拥有的权利和幸福。”
知道自己被称为“男神”后,李健感觉很可怕,因为他觉得自己没那么优秀,大家都要“对他的评价缩小20倍”才能看清他到底是谁。
他清楚地知道“中国人历来喜欢创造神,也喜欢毁灭神”。
李健的成熟还体现在他对待梦想的态度上。
他不主张追求与世隔绝的生活,当然也不喜欢被喧嚣所带动。 他追求的是温和、平和、平衡的生活。
在李健眼里,“梦想”并不是必须实现的东西。 他说,大多数梦想无法实现,但我们仍然可以好好生活。
“美好的生活应该是平静的生活。” 李健认为,平静的生活远比实现梦想更珍贵,因为平凡也有它独特的乐趣。
勤奋、踏实是李彦宏身体素质的一部分,也赋予了他作为音乐家的独特魅力。
《Esquire》为李健拍摄的照片
参考:
THU1998《清华访谈-李健》
三联生活周刊《李健自传:站起来难还是不站起来》
人民日报《李健:在繁华的世界里歌唱、哼唱》
人民日报《李健:当你迷茫的时候,寻找生活的乐趣》
人民日报《李健:读书的每一分钟都不会浪费》
南都周刊《李健:春风不如你》
娱乐圈《李建云的日子》
图片来源于网络及李健微博